近日,在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河南)”项目的资助下,河南农业大学殷冬梅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韦朝春教授等人合作,在花生生物育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以“全基因组分析揭示了花生种子大小和重量性状的结构变异”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发表。这是我省农作物遗传改良方向又一开创性研究成果。
该研究围绕花生产量、适应性提升等重要科学问题,构建了涵盖多个二倍体野生种、四倍体野生种和栽培种的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填补了花生基因组研究的空白,揭示了花生从野生种到栽培种的演化过程和进化特征,并解析了全基因组水平的结构变异对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该研究为花生改良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基因组资源和理论基础,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解决花生产业“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河南)”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我省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从而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自2021年实施以来,我省科技人员牵头主持项目达96项,资助经费超3亿元,有效带动了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催生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殷冬梅教授于2022年获得该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