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麦主产区自播种以来墒情较好,光照充足,天气条件对小麦生长总体有利,小麦出苗情况好于往年。但由于气温较往年同期持续偏高,部分地区旺苗比例偏大,导致小麦抗病能力下降,病虫越冬基数增加,根系发育差,对安全越冬和后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为及时应对冬至节气后可能到来的寒潮影响小麦越冬期生长发育,12月19日,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滑县)奔赴滑县,分别到王庄镇大柳树村、白道口镇郝村河南聚鑫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优质小麦良种生产基地、白道口镇张林庄村滑县瑞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种粮生产基地调查苗情并指导种植户抓住当前时机,积极开展控旺防冻等田间管理工作,以期达到安全越冬和减少病虫害的目的,为来年小麦获取高产夯实基础打好框架。
在滑县大柳树村,服务团经过调查发现,该基地全村种植优质强筋小麦郑麦1860,实现一村一品规模化,小麦播种时间在10月10日前后,整地及播种质量高,每亩播量22斤左右,播种前底墒足,播种后温度适宜,墒情好,出苗率高。出苗后积温稍高,当前田间小麦生长已达6叶1心,麦苗高度35厘米,单株分蘖5~6个,群体偏大,部分麦田已封垄,垄行几乎不可见,出现旺长现象。为应对部分麦田旺长,服务团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控制冬水,及时进行多次物理镇压抑制麦苗过快生长,控制群体数量,培育健壮个体,极端降温来临之前及时采取浇水防冻等措施。
在白道口郝村河南聚鑫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良种扩繁田,该基地种植优质强筋小麦漯麦36,10月25日前后播种,播种质量高,播量20~25斤,目前叶龄5叶期,单株分蘖3~4个,苗高10~15厘米,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目前没有出现病虫害,并且根系发达,小麦长势正常,麦苗健壮,不存在旺长和弱苗情况。服务团建议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节水冬灌浇好越冬水,同时避免土壤板结,促进麦苗安全越冬,强化小麦根系和大蘖发育,注意防治杂草、茎基腐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草害,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提高防治效果,为明年高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白道口镇张林庄村滑县瑞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郑麦1860种粮生产基地,通过田间多个地块调查,由于种植户在10月5号开始陆续播种,存在部分种植户因播种较早出现旺长麦田,随着冬季后期温度降低,田间旺长苗有冻害的隐患,服务团专家积极与村干部对接,召集村里种植户,在麦田现场开展技术培训。专家提出应根据当前农田土壤墒情以及田间小麦长势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进行冬季管理:对播种偏早、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要及时采取物理镇压,化学控旺,抑制小麦旺长。小麦控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镇压,通过镇压可以有效压实土壤,达到提墒保墒、控旺转壮、促弱升级、抗寒抗倒伏的目的,镇压时需注意,土壤过湿不能镇压,土壤封冻不能镇压,晚播麦要轻压。要做到“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把握好镇压时机,确保镇压质量,抑制过快生长,控制群体数量,培育健壮个体。部分麦田可以化学控旺的方法,采取叶面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化控调节剂进行控旺,上述药剂在使用时候,严格按照说明书并及时关注气温条件,防止产生药害等不利影响,保障小麦获取高产。